熱門產品推薦:次氯酸鈉發生器 電解次氯酸鈉發生器配套設備 自來水消毒用次氯酸鈉發生器
熱門產品/Hot Products
次氯酸鈉發生器產氯量不足是什么原因?
次氯酸鈉發生器是水處理消毒環節的“心臟”設備,通過電解食鹽水生成次氯酸鈉溶液,廣泛應用于自來水廠、醫院、游泳池等場景。其運行穩定性直接關系到消毒效果——若出現故障,可能導致余氯不達標,甚至引發水質安全問題。本文結合實際運維經驗,總結三點次氯酸鈉發生器產氯量不足原因,幫助操作人員快速定位問題、恢復設備正常。
一、產氯量不足:消毒效果的“隱形殺手”
故障現象:余氯檢測未達到規定值(如自來水要求≥0.3mg/L),或設備顯示產氯量低于設定值。
核心原因:電解反應不充分,需從“原料、參數、電極”三方面排查。
1.鹽水濃度不符合要求
問題:鹽水濃度過低(應保持2-3%,比重約1.015-1.025),會導致電解時氯離子不足,產氯量下降;濃度過高則會加速電極腐蝕。
排查方法:用比重計測量鹽水罐內溶液,若濃度不足,調整鹽水制備系統(如增加食鹽投放量、檢查鹽水泵是否堵塞);若濃度過高,添加清水稀釋。
2.電流/電壓異常
問題:電源輸出的電流或電壓未達到額定值(如設備額定電流100A、電壓15V),電解反應強度不足。
排查方法:查看電源控制柜的參數顯示,若電流過低,檢查電源線路是否松動、接觸器是否損壞;若電壓異常,聯系電工調整電源輸出。
3.電極板污染或腐蝕
問題:電極表面結垢(白色/黃色鈣鎂沉淀)或被腐蝕(坑洼、破損),導致電解效率降低。
排查方法:打開電解槽,觀察電極狀態:
若有結垢,用5-10%鹽酸溶液浸泡2-4小時(佩戴防腐手套、通風良好),去除結垢后用清水沖洗至中性;
若電極腐蝕嚴重(如出現穿孔),需更換電極板(建議使用鈦涂釕電極,耐腐蝕性強)。
通過定期維護和日常巡檢,可有效減少故障發生,確保設備穩定運行。若遇到復雜故障(如電源系統故障、電極嚴重腐蝕),建議聯系設備廠家或專業維修人員,避免自行操作導致二次損壞。
相關文章/Article
推薦產品/Products